你好,是什么問題,在工業(yè)企業(yè)從事二十多年會計
@董孝彬 重慶建材行業(yè) 增值稅稅負率是多少,企業(yè)所得稅稅負率是多少
老師好,我公司是小規(guī)模商貿企業(yè),亞馬遜FBa銷售,確認7月收入是13000元,結轉成本的話怎么結轉?因為銷售的產品有幾十到幾百種,這怎么結轉成本和結轉庫存,?這庫存商品沒有發(fā)票,確認庫存商品入庫和結轉都需要一一對應嗎
老師,你好,六月份發(fā)工資時候,多扣個人4.53元,現在發(fā)現了,應該怎么處理???
請問老師,實際工資50萬元,福利費10000元,福利費之前已經發(fā)放,計提福利:借:成本/費用福利費10000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10000元,發(fā)放福利:借:應付職工薪酬10000元 貸:銀行存款10000元,計提工資分錄:借:成本/費用—50萬元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50萬元 ,然后按照51萬元(工資+福利費)繳納個稅,發(fā)放工資時: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50萬元,貸:銀行存款49.5 貸:其它應收款—社保0.3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0.2,所以季度申報企業(yè)所得稅,申報個稅的工資是51萬元,而實際應發(fā)的是50萬元,比對差1萬元是福利費,屬于合理情況,對嗎?
老師房租印花稅好久支付?租金是1月開始每月計提,9月支付的全年。
老師,上季度所得稅繳稅,3季度沒收入,有費用發(fā)生,是不是就要退所得稅了?
老師,現在發(fā)現六月的多扣個人社保4.53,現在怎么處理啊
老師你好,請問下我這有個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公司,該公司1月有一份重復計提的工資,且沒有發(fā)放,現在我把這張重復計提的工資憑證刪除了,但是1季度的財務報表可以修改,修改了之后提示需要修改1季度企業(yè)所得稅預繳申報表,點進去之后顯示這個不能更改,請問老師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處理呢?
開出去的發(fā)票去年開了5個點,(其它業(yè)務收入)今年紅沖了沖開,怎么做分錄
24年子公司向母公司銷售一批產品,售價1000,成本600元,當年全部未對外銷售,母公司有子公司80%股權。第二年對外銷售60%。編制21年22年的合并報表抵消分錄,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剛成立不久的工業(yè)企業(yè),采購銷售和倉庫整個流程有些亂,想請教一下,常規(guī)的采購生產倉庫和銷售業(yè)務流程,以便于梳理一下我們公司的業(yè)務流程,但是問學堂的很多老師,感覺他們也和我差不多,僅僅停留在理論層次上呢,這邊請教一下,如有幫助,不勝感激
你好,你這個問題有點大,涉及到整個采購業(yè)務,生產過程,庫存業(yè)務,和銷售業(yè)務的問題,
我想一般在工業(yè)做幾年的會計應該知道這個常規(guī)的流程呀,我以前沒有在工業(yè)做過,為啥那么多在工業(yè)做過的也不知道呢
先說一個,你看這樣行嗎? 1、采購業(yè)務 企業(yè)采購流程一般有比選、競爭性談判和單一來源三種形式。 比選采購方式的主要流程: 1、采購人發(fā)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2、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應答文件; 3、采購人對供應商應答文件進行評審,并初步確定中選候選供應商 (中選候選供應商數量少于遞交應答文件供應商數量,具體數量視采購項目情況而定); 4、采購人保留與中選候選供應商進一步談判的權利; 5、采購人確定最終中選供應商,并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fā)出采購結果通知; 6、采購人與中選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競爭性談判的主要程序: 1、采購人發(fā)出采購信息(采購公告或采購邀請書)及采購文件; 2、供應商按采購文件要求編制、遞交初步應答文件; 3、采購人根據初步應答文件與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進行一輪或多輪談判,供應商根據采購人要求進行一輪或多輪應答; 4、采購根據供應商最后一輪應答進行評審,并確定成交供應商; 5、采購人向所有遞交應答文件的供應商發(fā)出采購結果通知; 6、采購人與成交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 流程內容 1、詢價(Solicitation) 詢價就是從可能的賣方那里獲得誰有資格完成工作的信息,該過程的專業(yè)術語叫供方資格確認 (SourceQualification)。獲取信息的渠道有:招標公告、行業(yè)刊物、互聯網等媒體、供應商目錄、約定專家擬定 可能的供應商名單等。通過詢價獲得供應商的投標建議書。 2、供方選擇 這個階段根據既定的評價標準選擇一個承包商。評價方法有以下幾種: 合同談判:雙方澄清見解,達成協議。這種方式也叫議標。 加權方法:把定性數據量化,將人的偏見影響降至最低程度。這種方式也叫綜合評標法。 篩選方法:為一個或多個評價標準確定最低限度履行要求。如最低價格法。 獨立估算:采購組織自己編制標底,作為與賣方的建議比較的參考點。 一般情況下,要求參與競爭的承包商不得低于三個。選定供方后,經談判,買賣雙方簽訂合同。 3、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確保買賣雙方履行合同要求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集成和協調。 1)授權承包商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工作。 2)監(jiān)控承包商成本、進度計劃和技術績效。 3)檢查和核實分包商產品的質量。 4)變更控制,以保證變更能得到適當的批準,并保證所有應該知情的人員獲知變更。 5)根據合同條款,建立賣方執(zhí)行進度和費用支付的聯系。 6)采購審計。 7)正式驗收和合同歸檔。 折疊編輯本段單據名稱 接收采購計劃-詢比議價-決定-下采購單-審核-跟催-收貨-付款-退貨。相關的單據有:請購單、采購單、詢價單,采購暫收單、進貨單、采購退貨單、采購異常退貨單等。 采購相關: 戰(zhàn)略采購是采購人員根據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需求,制定和執(zhí)行采購企業(yè)的物料獲得的規(guī)劃,通過內部客戶需求分析,外部供應市場、競爭對手、供應基礎等分析,在標桿比較的基礎上設定物料的長短期的采購目標、達成目標所需的采購策略及行動計劃,并通過行動的實施尋找到合適的供應資源,滿足企業(yè)在成本、質量、時間、技術等方面的綜合指標。 戰(zhàn)略采購計劃內容包含采用何種采購技術,與什么樣的供應商打交道,建立何種關系,如何培養(yǎng)與建立對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具有貢獻的供應商群體,日常采購執(zhí)行與合同如何確立等。 日常采購是采購人員(buyer)根據確定的供應協議和條款,以及企業(yè)的物料需求時間計劃,以采購訂單的形式向供應方發(fā)出需求信息,并安排和跟蹤整個物流過程,確保物料按時到達企業(yè),以支持企業(yè)的正常運營的過程。 采購的對象分為直接物料(BOM material)和間接物料(MRO material),直接物料將用于構成采購企業(yè)向其客戶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全部或部分,間接物料將在企業(yè)的內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被使用和消耗。 采購是一個商業(yè)性質的有機體為維持正常運轉而尋求從體外攝入的過程。 采購的基本原則:成本效益原則質量原則、 進度配合原則、公平競爭原則。 什么是采購:是指通過交換獲取物料和服務的購買行為,為企業(yè)經營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價格獲取質量、數量合適的資源。 采購員必備能力:成本意識與價值分析能力、預測能力、表達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與協調能力、專業(yè)知識。 什么樣才是好的采購員:采購員必備能力外,要有合理的采購計劃,遵守5R原則,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并加于管理,不斷提高。在不影響企業(yè)正常生產下,降低采購成本。 采購員須承擔的責任:采購計劃與需求確認、供應商選擇與管理、采購數量控制、采購品質控制、采購價格控制、交貨期控制、采購成本控制、采購合同管理、采購記錄管理。 采購流程: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檢收,整理付款。 采購數量計算:本期應采購數量=本期生產需用量%2B本期末預定庫存量-前期預估庫存量-前期已購未入庫數量 怎樣合理降低采購成本:事先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查詢當前市場行情,掌握影響成本的因素和事件。事中尋找多家合格廠商的報價,制作底價或預算,運用議價技巧。事后選擇價格適當的廠商簽訂合約,利用數量或現金折扣。 采購價格構成:供應商成本的高低,規(guī)格與品質,采購物料的供需關系,生產季節(jié)和采購時機,交貨條件,付款條件。 采購商品成本構成:工程或制造的方法,所需的特殊工具、設備,直接及間接材料成本,直接及間接人工成本,制造費用或外包費用,營銷費及稅捐、利潤。 什么是合適的價格:采購價格應以達到適當價格為最高目標,采購員必須以采購要求,根據市場行情,分析物料的質量狀況和價格變動情況,選擇物美價廉的物料進行購買。 怎么樣判斷采購價格是否合理:進行成本分析,價格分析,市場調研,多家廠商報價。 怎樣找供應商:利用現有的資料,公開征求的方式,通過同業(yè)介紹,閱讀專業(yè)刊物,協會或采購專業(yè)顧問公司,參加產品展示會。 供應商分類:原材料供應商,小額服務性供應商,臨時性供應商。 合格供應商的標準:優(yōu)秀的企業(yè)領導人,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穩(wěn)定的員工群體,良好的機器設備,良好的技術,良好的管理制度。 怎樣對供應商進行分析:價格,品質,服務,位置,存貨政策,柔性。 專業(yè)知識.判斷力.責任感.時間觀.口才. 折疊編輯本段采購相關 采購流程: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檢收,整理付款。 采購價格構成:供應商成本的高低,規(guī)格與品質,采購物料的供需關系,生產季節(jié)和采購時機,交貨條件,付款條件。 供應商分類:原材料供應商,小額服務性供應商,臨時性供應商。 合格供應商的標準:優(yōu)秀的企業(yè)領導人,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穩(wěn)定的員工群體,良好的機器設備,良好的技術,良好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