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1:明確敏感系數(shù)與經(jīng)營杠桿的聯(lián)系 銷售量的敏感系數(shù)(即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 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 銷售量變動率 = 邊際貢獻 / 息稅前利潤。 已知銷售量的敏感系數(shù)為1.5,息稅前利潤(EBIT)為20 000元,因此: 邊際貢獻 = 銷售量敏感系數(shù) × 息稅前利潤 = 1.5 × 20 000 = 30 000元 步驟2:推導安全邊際率的公式 安全邊際率 = 1 - 保本作業(yè)率 而保本作業(yè)率 = 固定成本 / 邊際貢獻(因為保本時,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另外,從經(jīng)營杠桿的角度,邊際貢獻 = 息稅前利潤 + 固定成本,因此: 固定成本 = 邊際貢獻 - 息稅前利潤 = 30 000 - 20 000 = 10 000元 步驟3:計算安全邊際率 安全邊際率 = 1 - (固定成本 / 邊際貢獻) = 1 - (10 000 / 30 000)≈ 66.67%
老師這道題幫我看一下這個安全邊際率10%怎么來的?我沒有看到這個
下列各項定價方法中,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的是(?。?。 A. 保本點定價法 B. 目標利潤法 C. 邊際分析定價法 D. 全部成本費用加成定價 老師這個答案是C選項嗎?還是B??
下列關于目標利潤分析的計算公式中,錯誤的有(?。?。 A. 目標利潤=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B. 目標利潤銷售量=目標利潤/單位邊際貢獻 C. 目標利潤銷售額=目標利潤銷售量×單價 D. 稅后利潤=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 老師:這題選AB不??怎么感覺B也是對的,但多選,不得選上B,不明白?
老師,這個題目的解析是不是有問題?算出來的保本銷售量是1000,按照這個公式的說法,不就是,=安全銷售量?保本銷售量,安全邊際率=7000?1000嗎?怎么又寫7000?8000?
請問,第四問的加權(quán)平均邊際資本成本怎么求的,就是最后一張圖畫紅線的,怎樣求得9.49%這個數(shù),以及A.B項目的平均投資報酬率是多少。。
老師好,我突然發(fā)現(xiàn)24年有一張專票,系統(tǒng)已經(jīng)勾選認證了,但是賬上漏做賬了,賬面上計提和申報繳納稅款都是正確的,這種情況怎么辦?怎么補做賬?
24年匯算清繳已完成,25年9月做帳發(fā)現(xiàn)24年有一張租賃發(fā)票未做帳,24年11-12月已付的社保醫(yī)保公司未計提,怎么處理?
老師,9月我已經(jīng)結(jié)賬了,現(xiàn)在這家供應商的貨款說是配送金額上扣減8個點折扣價。那我是在10月份做一筆折扣的賬務處理嗎?
請教一下印花稅咋報的,跟收入采購數(shù)據(jù)對不上呢,外賬報的
老師能不能幫我看一下第三大題呀我有點懵逼學的
老師方便看一下第二題嘛
老師幫我看一下第一題該怎么寫
老師,請問我新入職一家公司,前任已離職沒有人交接,我要怎么查詢未申報退稅的報關單數(shù)據(jù)。謝謝! 電子稅務局或電子口岸,怎么查詢哪些報關單已經(jīng)申請過退稅,哪些報關單還未申請過退稅。
老師,個體戶老板申報經(jīng)營所得時不能享受6萬免稅,說已在綜合所得中享受減免,我只是添加了人員報送并沒有報送工資,怎么修改讓在經(jīng)營所得里享受減免呢
老師,個體戶改查賬征收了,老板就又新成立一個定額核算的個體戶,用定額的新戶開了一部分發(fā)票,但是金額不大,會有風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