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個沒有的,每個地方都會當地綜合的稅率給您一個征收率的
由于部分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無法提供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所以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或應納稅額,這就是實踐中常見的“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確定征收率(部分地區(qū)稱為附征率),計算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稅收入×征收率 另一種是確定應稅所得率,計算公式是: 我想問的是第一咱的 征收率這個都是在什么范圍有沒有具體的各行業(yè)的征收率可以供參考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應稅所得率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經營所得5級累進稅率
請問我是個體工商戶月核定額為2550元,個人所得稅,經營所得征收率為0.05,但是在第一季度開票收入為846095.02元,我應該怎么詳細地計算第一季度所要繳納的經營所得稅額
假定有甲、乙兩個納稅人,2021年8月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為10000元和10001元。若按照稅法規(guī)定,所得額在10000以下,稅率為10%;所得額在10001~20000元,稅率為20%。(1)請分別按全額累進稅率、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田乙兩人當月應交的個人所得稅。(2)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綜合所得采取的是何種稅率?為了進一步提高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2018年10月,我國又一次進行了個稅改革,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此種減除費用的方式屬于何種稅率減免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哪種稅收減免方式?二者有何聯系與區(qū)別?
老師,針對課堂的內容,咨詢幾個問題: ①為什么說征稅對象是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比如增值稅,是對流轉中的增值額進行征稅,怎么體現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所得稅是對所得額進行征稅,又怎么體現征稅與不征稅的界限 ②稅率是指應征稅額與計稅金額(或數量)之間的比例。 a.這里的應征稅額和我們常說的應納稅額有什么區(qū)別 b.應征稅額、應納稅額和實際繳納的稅額有什么不同 c。計稅金額是一個什么概念,放在企業(yè)所得稅這一稅種上比較,計稅金額是不是就是企業(yè)所得稅中的”應納稅所得額"? ③ a.計稅依據和稅基是一個概念嗎? b.計稅依據就是計稅金額嗎 c.企業(yè)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就是應納稅所得額嗎 ④從量計征的稅,是不是都和定額稅率搭配使用 謝謝
個體工商戶,租的店鋪賣茶葉(可以直接泡水喝的茶葉,不是毛茶,不需再加工),批發(fā)或零售。 以下資料及計算是否正確? 5、核定征收有:①既核定經營額又核定所得額(即定期定額)、②不核定經營額但核定所得額(即按實際經營額和所得率征收)。 5.1、既核定經營額又核定所得額(即定期定額):應納個稅=(月核定經營額10萬*核定所得率30%*12個月-5000元*12個月)*經營所得稅率20%-1.05萬=4.95萬元。 5.2、不核定經營額但核定所得額:1-12月累計收入100萬元,按核定所得率10%計算應納稅所得額=100萬*30%=30萬,應納個稅=30萬*經營所得稅率20%-速算扣除數1.05萬=4.95萬。這里不能再減“扣除費用每月5000.00元”是嗎?
公司購進車輛享受了一次性加速計提折舊,一年內車子被出售了,請問會計分錄怎么做
能幫忙算算2024年整年產生匯兌損益不,已實現和未實現的具體多少
福利費包括員工外地旅游的餐費和住宿費嗎
?老師好, 1、請問招待費扣除標準之一是全年收入的千分之5,全年收入=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營業(yè)外收入 對嗎?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是應付職工薪酬為計稅依據的百分比,那么應付職工薪酬的二級科目里也有福利費,這個應付職工薪酬的百分比包含二級科目福利費一起不呢?
統(tǒng)計事項的企業(yè)不屬于以下前面必須打勾嗎
工商年報的統(tǒng)計事項怎么填呢?
匯算清繳,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是否可以以負數形式填寫在利息收支一欄?
老師,應收賬款和其他應付款可以長期掛賬嗎?有風險嗎
工商注冊資本10萬,但是報表上顯示25萬.這樣會有什么風險
@董孝彬老師你好,請問在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