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在甲單位就職的工程師李某每月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35000元,負擔其就讀于九年級的女兒的教育費用。2019年5月和6月還取得以下收入:(1)5月,甲單位統(tǒng)二給包括李某在內的全體員工購買了每人每年2500元的符合規(guī)定的商業(yè)健康保險產(chǎn)品。(2)5月某一個休息日,業(yè)余幫乙單位檢查設備運行,乙單位按照20000元的標準支付給李某報酬。(3)6月領取2018年年終獎56000元,選擇單獨計稅(4)6月在內雜志社發(fā)表一篇技術分析文章,取得稿酬3000元。(其他相關資料:對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李某選擇在甲單位預扣預繳其稅款時扣除)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每問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1)甲單位5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乙單位5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甲單位6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4)甲單位6月應扣繳李基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5)丙雜志社6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
1.在甲單位就職的工程師李某每月取得扣除“三險一金”后的工資薪金25000元,負擔其就讀于九年級的女兒的教育費用。2021年1月和2月還取得以下收入: (1)1月,甲單位統(tǒng)一給包括李某在內的全體員工購買了每人每年3000元的符合規(guī)定的商業(yè)健康保險產(chǎn)品。 (2)1月某一個休息日,業(yè)余幫乙單位檢查設備運行,乙單位按照10000元的標準支付給李某報酬。 (3)2月領取2020年年終獎36000元,選擇單獨計稅。 (4)2月在丙雜志社發(fā)表一篇技術分析文章,取得稿酬2000元。 (其他相關資料:對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李某選擇在甲單位預扣預繳其稅款時扣除)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按照下列序號計算回答問題,每問需計算出合計數(shù)。 (1)甲單位1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 (2)乙單位1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 (3)甲單位2月應預扣預繳李某的個人所得稅。 (4)甲單位2月應扣繳李某年終獎的個人所得稅。
2.某中國公民乙2020年度在一外商投資企業(yè)工作,該企業(yè)每月支付其工資10000元;另外,乙的派遣單位每月支付其工資6000元。乙所在的外商投資企業(yè)每月代扣乙的個人所得稅二(10 000-5 000) x10%-210=290(元) 派遣單位每月代扣稅額=(6 000-5 000) x3%=30 (元) 乙認為,雇傭單位、派遣單位已分別代扣代繳稅款,自己無需申報納稅。 請問: (1)雇傭單位、派遣單位每月所扣稅額是否正確? 2)乙的想法正確嗎?為什么? (3) 2021年匯算清繳時,乙全年共應納多少個人所得稅?應補(退)個人所得稅.是多少? (提示:在兩處或兩處以上取得綜合所得,且綜合所得年收入減除專項扣除的余額超過6萬元,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老師,我單位接了一個項目,但是不夠資質,所以以另一個單位的名義去實施,因為對方單位老總和我單位老總是好朋友。但是這個項目施工還是我單位這邊派人員去,他們出差在項目上的消費都是開我單位的發(fā)票,也有開對方單位的。工程款回到對方單位,我單位在開票給對方單位才能回款,但是我單位的員工開對方單位的發(fā)票是不能報銷的,如果讓我單位員工拿發(fā)票去對方單位報銷,但是有不屬于對方單位員工,如果不開對方單位的發(fā)票,以對方單位的名義去做這個項目有收入沒有成本也不真實,如果我單位員工不拿票去對方單位報銷,就沒有報銷款回來,在我單位這邊的借款就平不了賬,請問面對這種現(xiàn)狀有什么好處理方法嗎?
甲單位為中央級行政單位(主要職能是環(huán)境保護管理),乙單位為甲單位下屬的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屬于事業(yè)單位,甲、乙單位均執(zhí)行中央級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chǎn)管理以及新《政府會計制度》。2021年12月31日,甲單位召開本單位及附屬單位的財務工作會議,財務處就下列事項的處理提出如下建議: (1)2021年4月,甲單位采用公開招標 方式采購一套大型設備(未納入集中采購目錄,但達到政府采購限額和公開招標數(shù)額標準),但招標后沒有供應商投標。7月初,里單位報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后將設備采購方式變更為競爭性談判,并要求資產(chǎn)管理處按照新的采購方式盡快進行采購。財務處建議成立由1名本單位資產(chǎn)采購代表和5名評審專家共6人組成的競爭性談判小組實施采購。
請問老師,甲單位和乙單位,隸屬于A省的辦事處的平等的第三方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乙單位的3名人員,派到了甲單位工作,3名人員的合同是跟甲單位簽訂的,派到乙單位后,工資在乙單位列示,甲單位和乙單位都是酒店。派的員工正常參與乙單位的工作。請問個稅的申報和賬務的處理有什么問題么?
老師,生產(chǎn)企業(yè)出口貨物走的是快遞,能免抵退嗎
老師,如果個人去稅務局代開勞務報酬發(fā)票含稅金額1萬,需要繳納哪些稅?請把明細發(fā)我,還有,計算是含稅還是不含稅?
建筑行業(yè)一般納稅人開勞務費發(fā)票開幾個點
老師,超市銷售的物品有問題,全額退款給客戶,怎么做賬
老師,我們公司是國家撥款,目前用途不知道是資本化還是費用化,那怎么入賬?
科目余額表的期末借方余額相加等于貸方余額相加嗎?老師
請問老師,甲單位和乙單位,隸屬于A省的辦事處的平等的第三方全民所有制企業(yè),乙單位的3名人員,派到了甲單位工作,3名人員的合同是跟甲單位簽訂的,派到乙單位后,工資在乙單位列示,但是工資社保在甲單位申報,這樣就導致甲單位的個稅申報的工資總額與賬面的不一致。稅務讓寫說明。請問甲單位和乙單位的這樣操作是否合理?
這題目有問題大米不是農(nóng)產(chǎn)品嗎
你好,請問目前公司投入1000萬,做稅務登記的話可是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嗎
您好,甲乙都是A省辦事處的平等國企酒店,乙派3人去甲工作但合同簽在甲單位,實際在乙上班且工資由乙單位出,這樣存在兩個主要問題——個稅方面:工資實際是乙單位支付(列支),但按稅法規(guī)定誰發(fā)工資誰代扣個稅,如果乙單位發(fā)了工資卻沒申報個稅,或者甲單位作為合同簽訂單位沒申報,都屬于申報責任不明確、可能漏稅;賬務方面:甲單位合同員工不在本單位上班且工資不由自己發(fā),卻可能沒把人力成本計入賬(或沒準確核算),而乙單位出了工資錢卻把他們當自己員工記賬(不合理),如果乙直接列支這筆工資費用但沒有協(xié)議說明是幫甲支付或借調支出,容易被認為費用不合理或人為調節(jié)成本,另外雙方資金往來(比如乙給甲錢發(fā)工資)如果沒有明確做往來賬(如其他應收應付款),也會導致賬務混亂,規(guī)范做法是甲乙簽好人員借調或派駐協(xié)議,明確誰發(fā)工資誰申報個稅(一般誰發(fā)誰申報)、工資誰出誰記賬(乙出的工資乙合理計入費用但要附協(xié)議說明不是自己員工)、甲單位要把這些員工的人力成本也做進自己賬里(比如借管理費用/營業(yè)成本、貸應付職工薪酬),同時雙方資金往來要通過其他應收應付款等科目清楚核算,避免漏個稅、費用歸集錯誤、賬實不符或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