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 敏感性資產占銷售額百分比=5%%2B15%%2B30%=50% 敏感性負債占銷售額百分比=10%%2B5%=15% (1)確定企業(yè)增加的資金需要量:10000*20%*(50%-15%)=700 (2)確定企業(yè)外部融資需求量:700-10000*(1%2B20%)*10%*40%=220
光華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簡要資產負債表如表3-3所示。假定光華公司20×8年銷售額10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0%,利潤留存率40%。20×9年銷售額預計增長20%,公司有足夠的生產能力,無需追加固定資產投資。表3-3光華公司資產負債表(20×8年12月31月)單位:萬元資產金額與銷售關系%負債與權益金額與銷售關系%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50015003000300051530N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提費用應付債券實收資本留存收益25001000500100020001000N105NNN合計800050合計800015要求:(1)確定企業(yè)增加的資金需要量。(2)確定企業(yè)外部融資需求量。
光華公司20×8年12月31日的簡要資產負債表如表3-3所示。假定光華公司20×8年銷售額10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0%,利潤留存率40%。20×9年銷售額預計增長20%,公司有足夠的生產能力,無需追加固定資產投資。表3-3光華公司資產負債表(20×8年12月31月)單位:萬元資產金額與銷售關系%負債與權益金額與銷售關系%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固定資產50015003000300051530N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提費用應付債券實收資本留存收益25001000500100020001000N105NNN合計800050合計800015要求:(1)確定企業(yè)增加的資金需要量。(2)確定企業(yè)外部融資需求量。
美達公司2019年12月31日的簡要資產負債表見下表。假定萬達公司2019年銷售額為10000萬元,銷售凈利率為10%,利潤留存率為40%。2020年銷售額預計增長20%,公司有足夠生產能力,無須追加固定資產投資。資產負債表(2019年12月31日)單位:萬元資產年末數(shù)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年末數(shù)貨幣資金500短期借款2500應收賬款500應付賬款1000存貨3000預提費用500固定資產3000應付債券1000實收資本2000留存收益1000資產合計8000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合計8000要求:(1)確定企業(yè)需要增加的營運資金;(2)確定企業(yè)外部融資需求量。
某公司202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如下表所示。已知2021年銷售額為800萬元,假定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和應付費用均隨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產量不需追加固定資產投資,預計2022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銷售凈利率20%,股利支付率50%。要求:預測2022年需要對外籌資的總金額。資產:萬元負債與權益:萬元貨幣資金10應交稅費15應收賬款15應付賬款10存貨25短期借款15固定資產30應付債券10實收資本20留存收益10合計80合計80
某公司202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如下表所示。已知2021年銷售額為800萬元,假定流動資產以及流動負債中的應付賬款和應付費用均隨銷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產量不需追加固定資產投資,預計2022年銷售額為1000萬元,銷售凈利率20%,股利支付率50%。要求:預測2022年需要對外籌資的總金額。資產:萬元負債與權益:萬元貨幣資金10應交稅費15應收賬款15應付賬款10存貨25短期借款15固定資產30應付債券10實收資本20留存收益10合計80合計80
收入1700,存貨4000,能倒成本多少?
小企業(yè)會計制度下匯算清繳需要補稅分錄是適用于未來適用法嗎?直接借所得稅費用,貸應交稅費,借應交稅費貸銀行存款,借本年利潤貸所得稅費用?
第 1 題這個式子 8000?14000?15200 除以 200?400?400=29208 這個平均單價咋這么高啊
老師,當月收到20臺電腦,10臺空調的發(fā)票,一起10萬塊錢,款支付了一部分 我怎么做分錄 需要把每臺空調,每臺電腦的價錢都寫上嗎?
老師,你好,把abc三種原材料調配出一種新產品算不算生產?就是簡單調配成一種產品。
有哪些是賣了要結轉成本,用成本科目的
銷售商品未開發(fā)票和采購商品未開發(fā)票區(qū)別在哪?如何做賬,是否需要做賬,次月發(fā)票到了又如何做賬
老師,這題A選項不應該是其他應收款嗎
昨天下午快五點有個座機號碼給公司財務打電話,財務不知道是什么人打的給掛了,今天晚上百度搜了一下號碼發(fā)現(xiàn)是我們稅局的座機號,這可怎么辦啊,要回個電話問問啥事嗎
老師請問換了一臺電腦個稅申報除了以法人和財務人員身份進去,系統(tǒng)恢復進去之外還有什么辦法才能看到以前的申報信息,包括附加人員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