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需要計算做好了給你
某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某年度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800萬元、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100萬元),發(fā)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000萬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20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5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20萬元,工會經費10萬元,稅收滯納金10萬元,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元 另外,有稅前未彌補虧損44萬元。該企業(yè)當年應交企業(yè)所得稅是多少?(1)計算企業(yè)的應稅收入總額:(2)計算企業(yè)稅前準予 除項目的金額:(3)計算應納稅所得額:(4)應納稅額:
某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某年度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800萬元、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100萬元),發(fā)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000萬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20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5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20萬元,工會經費10萬元,稅收滯納金10萬元,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元另外,有稅前未彌補虧損44萬元。該企業(yè)當年應交企業(yè)所得稅是多少用間接法計算請問怎么算給個詳細步驟可以嗎
某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某年度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800萬元,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100萬元),發(fā)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000萬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20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5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20萬,工會經費10萬,稅收滯納金10萬,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企業(yè)當年購置環(huán)境保護專用設備500萬,購置完畢即投入使用,另外,有稅前未彌補虧損44萬,問企業(yè)當年應交企業(yè)所得稅是多少?要求按間接法計算,另外利潤總額是多少,納稅調整了多少
某制造企業(yè),2019年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800萬元、購買國庫券利息收入100萬元),發(fā)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000萬元,其中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20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5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12萬元,工會經費10萬元,稅收滯納金10萬元,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元。【要求】計算該企業(yè)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
某縣一家機械制造企業(yè)以前年度無未彌補虧損,2021年全年實現稅前收入總額2000萬元(其中,包括產品銷售收入1800萬元、購買國債利息收入100萬元),發(fā)生各項成本費用共計1000萬元,包括合理的工資、薪金總額200萬元,業(yè)務招待費100萬元,職工福利費50萬元,職工教育經費2萬元,工會經費10萬元,稅收滯納金10萬元,提取的各項準備金支出100萬元。試計算這家企業(yè)當年應繳納的企業(yè)所得稅稅額
你好老師,公司現在用企業(yè)微信收款,可以用企業(yè)微信收款明細代替以前手寫的收據嗎?
老師可轉債中權益部分初始計入哪個科目?然后終止可轉債權益部分又去哪個科目?
我們中級財管學的那個經濟訂貨公式,實際工作是按這個公式來計算訂多少貨嗎?還是怎么算? ? ?
住宿發(fā)票進項可能抵扣?
老師好!網上說的9.1號開始,企業(yè)要給全部員工買社保,我們到底要不要給員工買?
老師匯票出票人甲 然后承兌人已,然后背書給了丁,在取得后,做出的保證。被保證人是誰呀,我記得之前有一道題說的是如果是承兌后沒有交給其他人被保證人是已,交給其他人被保證人是丁
老師,養(yǎng)老服務中心收到政府補貼需要開發(fā)票嗎?
之前申報個稅都是用申報密碼登錄系統(tǒng)報稅,不小心把自然人電子稅務局(扣繳端)卸載了,現在重新安裝軟件,如何快速獲取之前申報的人員信息(非辦稅員)
老師,我們第一次做煤炭生意,進項票先進來的專票,我們過了幾天提的一般納稅人,又開出的專票,都在一個月內完成,同一筆業(yè)務的進項稅可以抵扣嗎
現在財務資料還需要紙質存檔嗎
(1)計算企業(yè)的應稅收入總額:=2000-100=1900
2.會計利潤的計算是 2000-1000=1000
國債利息免稅,納稅調減100
業(yè)務招待費扣除限額100*60%=60 1800*0.005=9納稅調增100-9=91
福利費扣除限額200*14%=28納稅調增50-28=22 教育費扣除限額200*8%=16納稅調增20-16=4 工會經費扣除200*2%=4納稅調增10-4=6
稅收滯納金納稅調增10 準備金納稅調增1 00
3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1000-100+91+22+4+6+10+100-44=1089
4應交所得稅的計算是1089*0.15=163.35
好的,謝謝
不客氣麻煩給予五星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