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亚洲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咨詢
Q

老師,個稅怎么計算,以工資一個月1萬舉例計算

2021-07-06 13:26
答疑老師

齊紅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財稅講師

免費咨詢老師(3分鐘內極速解答)
2021-07-06 13:27

又接了您的問題10000-5000=5000元*3%=150元個稅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3:28

因為我還是沒懂怎么計算,那張表啥意思啊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3:29

您看啊,不超過36000 對應的是 10000-5000=5000元的這個金額,沒超過36000稅率就是3%

您看啊,不超過36000 對應的是 10000-5000=5000元的這個金額,沒超過36000稅率就是3%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3:34

那意思是,只要一個月扣除5000后,不超過36000,就是乘以3%就可以了嗎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3:35

讀碟,就是這個意思,啥時候超過了36000 再轉到下個稅率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3:35

老師可以麻煩你舉一個一個月超過36000的例子如何計算呢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3:36

還是拿一個月舉例? 比如工資42000? 應交個稅=42000-5000=37000元*10%-2520=1180元個稅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3:45

那一個月工資一萬,四個月后就會超過36000的累計扣除數(shù),那四個月后就是10000-5000=5000×10%-2520了,對吧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3:49

是累計計算的,第二個月個稅這么計算(10000%2B10000)-5000-5000=10000*3%-150元=150元個稅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4:05

老師,我干脆列一個式給你看,你看看對不對呢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4:06

行,您舉例子給我看看吧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4:06

你看看是不是這樣么

你看看是不是這樣么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4:07

對的,沒錯就是這么算的

頭像
快賬用戶1208 追問 2021-07-06 14:11

好的,謝謝老師,麻煩你了,終于弄懂了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7-06 14:12

不可以,弄懂就行了 麻煩給個五星好評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咨詢
相關問題討論
又接了您的問題10000-5000=5000元*3%=150元個稅
2021-07-06
你好;? 工資個稅預扣預繳計算公式 當月個稅 = (累計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x 預扣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 累計已繳納稅額 應納稅所得額= 累計稅前工資收入 - 累計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 - 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 累計減除費用 累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shù) 當月應納稅額 = 累計應納稅額-累計已繳納稅額 累計減除費用 = 員工當年在職月數(shù) x 5000
2023-08-17
同學,您好,個稅使用累計扣稅。全年收入-全年扣除費用5000*12個月-專項扣除*12個月-社保個人*12月。如果有所得,就繳納個人所得稅。 扣除費用,一個月5000元。社保是實際扣的個人社保部分。專項扣除如下。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指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贍養(yǎng)老人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
2020-12-05
同學你好 這個就是工資除以21.75乘以實際出勤天數(shù)
2021-04-17
同學你好 比如說一個月工資5000 應出勤天數(shù)是23天,實際出勤天數(shù)21天 那就是5000除以23乘以21 這樣計算的
2020-11-10
相關問題
相關資訊

熱門問答 更多>

領取會員

親愛的學員你好,微信掃碼加老師領取會員賬號,免費學習課程及提問!

微信掃碼加老師開通會員

在線提問累計解決68456個問題

齊紅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稅務師

親愛的學員你好,我是來自快賬的齊紅老師,很高興為你服務,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嗎?

您的問題已提交成功,老師正在解答~

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可方便地進行更多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該手機號碼已注冊,可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進行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會計問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