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亚洲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

咨詢
Q

你好 辭退員工 以近一年的工資來算補償基數(shù) 那最近的一個月只上了十多天 還要以這個來算賠償基數(shù)嗎

2021-01-24 10:05
答疑老師

齊紅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財稅講師

免費咨詢老師(3分鐘內極速解答)
2021-01-24 10:06

如如果,如果說是超過15天,按照一個月算,沒有超過15天,按半個月算。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12

好的 謝謝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13

那這個人上了四年零幾個月 這幾個月我還要給他補工資嗎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18

如果說你是辭退她的話,看是什么原因,需要給一定的補償金。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19

嗯 是要給補償金 但是她現(xiàn)在上了四年多 我需要給她補幾個月的補償金呢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20

四年的話就補四個月呀,另外的幾個月,如果說超過了半年就按照一年算,沒有超過半年就按照半年算。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21

半年是半個月的補償金嗎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21

那就是4.5個月了?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22

對的,對的,就是這個意思。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22

這個有沒有法律規(guī)定多出來的幾個月一定要折成半個月給算補償金呢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31

就你看一下,關于這個勞動合同法里面有一塊專門對于補償金的,這個規(guī)定這里有說明。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33

我看了 但是我以為是不滿一年的才這么算 所以我才問一下老師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35

不是的,不滿一年就看一下有沒有超過半年,超過半年,按一年算,沒有超過按半年算。

頭像
快賬用戶3761 追問 2021-01-24 10:44

好的 謝謝老師

頭像
齊紅老師 解答 2021-01-24 10:47

不客氣,祝你工作愉快

還沒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線咨詢老師 免費咨詢老師
咨詢
相關問題討論
如如果,如果說是超過15天,按照一個月算,沒有超過15天,按半個月算。
2021-01-24
你好,上班滿一年兩個月了,經(jīng)濟補償金是1.5個月的工資 這個月工資就是被辭退當月的工資金額
2021-04-21
您好,你們要主動辭退員工就得按照這個賠償
2024-06-20
同學你好 可以按深圳年平均工資的三倍一共41萬去賠償他
2022-06-08
計算一個員工因經(jīng)濟性裁員被立即辭退,且公司沒有提前30天通知的情況下,應得的賠償金額。 首先,我們要了解賠償?shù)膸讉€主要組成部分: 1.經(jīng)濟補償金:根據(jù)員工的工作年數(shù)來計算。 2.代通知金:如果公司沒有提前30天通知員工,需要支付一個月的工資作為代通知金。 3.經(jīng)濟賠償金:如果公司違反勞動法規(guī)定辭退員工,需要支付經(jīng)濟賠償金,其標準是經(jīng)濟補償金的2倍。 假設該員工前12個月的工資獎金收入總和為18萬,那么月平均工資為:18萬/12 = 15000元。 根據(jù)題目和勞動法規(guī)定,我們可以計算出以下內容: 1.經(jīng)濟補償金 = 12個月的平均工資 × 工作年數(shù)(13年)× 0.5(因為13年超過6個月但不到1年,所以系數(shù)為0.5)。 2.代通知金 = 1個月的工資 = 15000元。 3.經(jīng)濟賠償金 = 經(jīng)濟補償金 × 2。 將上述三部分相加,我們可以得到員工應得的賠償金額。 計算結果為: 經(jīng)濟補償金為:97500元 代通知金為:15000元 經(jīng)濟賠償金為:195000元 所以,員工應得的賠償金額為:307500元。
2023-10-31
相關問題
相關資訊

領取會員

親愛的學員你好,微信掃碼加老師領取會員賬號,免費學習課程及提問!

微信掃碼加老師開通會員

在線提問累計解決68456個問題

齊紅老師 | 官方答疑老師

職稱:注冊會計師,稅務師

親愛的學員你好,我是來自快賬的齊紅老師,很高興為你服務,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助你的嗎?

您的問題已提交成功,老師正在解答~

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碼,可方便地進行更多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該手機號碼已注冊,可微信掃描下方的小程序進行提問
會計問小程序
會計問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