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同學, 第一步:成本≠費用,但存在轉化關系 成本是資源耗費的貨幣計量,與特定對象(如產品、項目)綁定。例如:企業(yè)購買原材料花費10萬元,這筆支出形成"原材料"成本,此時屬于存貨資產(資產負債表列示)。 費用是與特定期間綁定的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例如:上述原材料被生產領用后,其成本轉化為"制造費用",最終形成"主營業(yè)務成本"(利潤表列示)。 關鍵轉化邏輯: 成本在未消耗時是資產(如庫存商品),消耗后轉化為費用(如銷售成本)。用公式表示: 期初庫存商品 + 本期生產成本 - 期末庫存商品 = 本期銷售成本(即費用) 第二步:費用≠資產,但存在特殊情形 常規(guī)情況:費用是經濟利益的流出,直接減少當期利潤(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不屬于資產。例如:公司支付1萬元辦公租金,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不形成資產。 特殊情形:預付費用可能暫時作為資產。例如:公司預付12萬元年度房租,前11個月按月攤銷計入費用,剩余1個月未攤銷部分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為"預付費用"(資產)。 常見誤區(qū)糾正: 成本不是費用:成本可能先作為資產存在(如庫存商品),只有在銷售時才轉化為費用。 費用不是資產:費用直接減少利潤,但預付費用的未攤銷部分可暫時列為資產。 總結: "成本是一種費用,費用是一種資產"的表述不準確。正確的邏輯是: 成本可能先作為資產存在,消耗后轉化為費用 費用通常不直接作為資產,但預付費用的未攤銷部分可暫時列為資產 三者的核心區(qū)別在于: 資產 = 未來經濟利益(如機器設備) 成本 = 與特定對象綁定的耗費(如產品成本) 費用 = 與特定期間綁定的耗費(如月度管理費用)

老師好,“無形資產”資本化可以進成本, 費用化不能進成本。費用化,什么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這些不是也算是成本的一種嗎
“應計費用是公司一項無成本的資金來源”,這句話怎么理解?
“生產成本和生產費用一樣都是一定時期內企業(y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耗費”這句話錯在哪里呀?
悠然老師01,圖片上標紅的這句話怎么理解,為什么是多個品種采用邊際貢獻法時,就是采用變動成本法?
老師,您好,怎么理解成本和費用?那種是情況是成本,那種是費用?
一般納稅人在什么情況下只交城建稅不交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老師您好,麻煩問一下,假如我注冊資金10w,年底凈利潤5萬,不分紅,在年底之前再把這5萬投資買設備,這5萬還需要交企業(yè)所得稅嗎?
一般納稅人,繳納增值稅分錄為,借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貸 銀行存款。這個分錄對嗎。另外酒類消費稅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交消費稅嗎
電商平臺以銷售貨物為主,但稅務報送也有銷售服務,需要填附表2嗎
老師,簡易計稅增值稅怎么設置科目?應交稅費—簡易計稅?還是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簡易計稅?
供應商說開票要加稅點,老板頭疼加多少稅點才合算
老師,你好! 小規(guī)模納稅人,提供承攬加工制作,如某某公司的標識標牌,制作好標牌需要完成安裝服務, 1:這種情況開票應怎么開票,建筑服務-勞務費還是,設計服務-制作服務費 2:提供勞務服務,如果是跨地區(qū)項目需要先申請外經證才可以開展外地經營安裝操作嗎
個人所得稅只需要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嗎?是否還需要就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老師您好,請問下,我跟老板提了加工資的事,老板說到年底再說,說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不好,先理解一下,老師,我該怎么回復老板?
老師,申報增值稅前,發(fā)票總額度是19萬,申報后發(fā)票總額度還是19萬,這個不是申報完后會自動提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