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甲公司將持有的10年期公司債券出售給戊公司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因為看漲期權保留了債券價值上漲的主要報酬;題目中確認投資收益40萬元的說法不正確,實際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時不確認投資收益,若強行計算投資收益應為20萬元(含OCI結轉10萬元)。
[綜合題]甲公司為上市公司,219年12月31日,21 90 19萬元(包括交易費用9.19萬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于2019年1月1日發(fā)行的5年期一次還本、分期付息債券,債券面值總額為20 00萬元,付息日為每年1月5日,票面年利率為6%。甲公司確定該債券實際利率為5%。甲公司于每年年末計提債券利息;根據其管理該債券的業(yè)務模式和該債券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該債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020年年末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2100萬元2021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20 700萬元(不考慮減值因素) 202年1月6日, 甲公司出售全部該債券,取得價款20 800萬元,“其他債權投資” 賬戶(成本20 00利息調整371.88萬元,公允價值變動328.12萬元) 要求:根據以上資料其他債權投資的相關會計分錄。
2×16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1萬元購入某公司當日發(fā)行的3年期公司債券,該公司債券的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年利率5%,實際利率4.28%,利息每年年末支付,本金到期支付。另支付手續(xù)費1萬元。甲公司根據其管理該債券的業(yè)務模式和該債券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該公司債券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16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市場價格為102.37萬元(不含利息)。2×1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市場價格為102.21萬元(不含利息)。2×18年2月10日甲公司將該債券以101萬元對外出售。寫分錄。
2×16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1萬元購入某公司當日發(fā)行的3年期公司債券,該公司債券的面值為100萬元,票面年利率5%,實際利率4.28%,利息每年年末支付,本金到期支付。另支付手續(xù)費1萬元。甲公司根據其管理該債券的業(yè)務模式和該債券的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該公司債券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2×16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市場價格為102.37萬元(不含利息)。2×1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市場價格為102.21萬元(不含利息)。2×18年2月10日甲公司將該債券以101萬元對外出售
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A公司于當日發(fā)行的債券,該券5年期,票面年利率為3%,借券面值為10萬元,公允價值為950萬元,交易費用為11萬元,每年12月3日支付利息,債券到期兌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不能提前兌付)。甲公司根據其管理該證券的業(yè)務模式和其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該證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隨資產,(實際利率為6%)201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2018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05萬元。2019年1月1日,甲公司將該債券出售,出售價格為1006萬元,(不考慮出售的交易費用)要求:編制該投資的有關會計分錄
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A公司于當日發(fā)行的債券,該券5年期,票面年利率為3%,借券面值為10萬元,公允價值為950萬元,交易費用為11萬元,每年12月3日支付利息,債券到期兌付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不能提前兌付)。甲公司根據其管理該證券的業(yè)務模式和其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將該證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隨資產,(實際利率為6%)2017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2018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005萬元。2019年1月1日,甲公司將該債券出售,出售價格為1006萬元,(不考慮出售的交易費用)要求:編制該投資的有關會計分錄
請問:這道題d不明白啥意思
個體戶的對公賬戶是老板個人銀行卡嗎?企業(yè)是公司賬戶
老師在稅務系統(tǒng)未勾選電子客運發(fā)票,會計還是計算抵扣的,電子系統(tǒng)的發(fā)票怎么處理有好幾個月的? 有些用于集體福利的進賬票,做賬時直接做費用了,系統(tǒng)的進項票沒勾選,以上可以直接選擇不抵扣夠選嗎,有沒風險?
你好,老師,合伙公司,請問如果法人貸款,會對股東造成影響嗎?或者有什么別的不好?或者風險嗎?
老師,在申報24年的殘保金的時候,發(fā)現預填的人數為31人,而實際個稅申報系統(tǒng)中的人數全年平均下來是 27.75人,最后自查發(fā)現是在所得稅申報時,系統(tǒng)自動取數錯誤而會計人員沒有發(fā)現進行更改,那現在還可以進行更改24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表嗎?如果更改,會觸發(fā)稅務風險嗎?謝謝老師!
老師你好,可以解釋一下畫起來的這句話什么意思嗎,沒太懂,
老師晚上好請教您一個問題 我們廠子花錢買的輪胎因為要去跑客戶 常常拿去給客戶當樣品不掛賬 那月末算利潤的時候 這個商品成本怎么記?
2×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672萬元從非關聯公司購入乙公司20%有表決權股份,取得對乙公司的有重大影響,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賬面價值為1030除一項Q存貨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25萬元以外,其他可辨認資產和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相等。本次投資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與乙公司不存在關聯方關系。編制取的長投時的入賬分錄? 主要問題想問,初始入賬時的比一比,需不需要考慮條件中的:除一項Q存貨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25萬元。 如672 VS(1030+25)×20%=211
公司的法人,不在公司開工資,他的個稅用在這個公司報嗎
小規(guī)模納稅人是服務型企業(yè),稅種核定里有服務類的項目,但不是生活服務,開具了生活服務類的發(fā)票,但未進行稅務核定,并申報和繳納了增值稅,這應該怎么辦,稅務核定能補辦嘛
這10萬的期權費是戊公司出的錢,權利應該是戊公司的權利吧?400萬大于300萬,戊公司是否行權? 看這個答案是把這個權力給了甲公司,我想不明白
?您好,根據圖片中的題目解析,正確答案是BD,因為甲公司出售債券時簽訂的看漲期權是重大價外期權(行權價400萬遠高于預計公允價值300萬),所以符合終止確認條件,同時確認的投資收益40萬元是出售價款330萬加上期權費10萬減去債券賬面價值310萬,再加上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10萬公允價值變動轉出,合計40萬。
所以我覺得這個答案不?呀,行權價400萬遠高于預計公允價值300萬),對于戊戊公司來說,他肯定會行權,把債券再以行權價格400元賣給甲公司呀!因為有利可圖呀,那就應該不能終止確認呀?我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是原本題目
?您好,這道題正確答案是BD。B選項說的是甲公司賣國債給丁公司屬于售后回購,不能確認損益,這個是對的。D選項說的是賣10年期債券給戊公司這筆交易,因為看漲期權行權價400萬比預計的300萬高很多,基本不會行權,所以可以終止確認,投資收益是40萬(330萬售價%2B10萬期權費-310萬賬面價值,再加上之前記在其他綜合收益里的10萬轉出來)。A選項說賣國債能賺10萬是錯的,C選項說不能終止確認也是錯的。
我可能沒表達清楚,我糾結的焦點,行權價400萬遠高于預計公允價值300萬),對于戊公司來說,他肯定愿意賣吧,賣給甲400,賣給市場才300,他有利可圖,我是站在戊的角度考慮,因為我想,人家戊出了10萬買了這個決定權,決定權應該是在戊,我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是錯得,但是,就是對于期權,我總也轉不過這個彎,
?您好,1. 關鍵點:這10萬期權費確實是戊公司付錢買的權力,但這是看漲期權——相當于戊公司花10萬買了個賣貨權(注意是賣貨不是買貨)。 2. 行權場景:到年底如果債券市場價跌到250萬,戊公司可以強行按400萬賣給甲公司(大賺150萬)。但題目預計市場價300萬,戊公司如果行權按400萬賣就虧100萬(400-300=100萬),所以不會行權。 3. 會計處理:因為預計不行權,相當于這個期權是廢紙,所以甲公司可以確認出售(終止確認)。投資收益40萬是:賣價330萬%2B白拿的10萬期權費-債券成本310萬=30萬,再加上之前記賬的10萬浮動收益,總共40萬。 咱糾結的點在于把看漲期權理解反了——這個期權是讓戊公司有權高價賣貨給甲公司,不是低價買貨。當市場價低于行權價時,這個權力對戊公司就是沒用的。
再仔細品你這個,行權場景:到年底如果債券市場價跌到250萬,戊公司可以強行按400萬賣給甲公司(大賺150萬)。但題目預計市場價即使是300萬,戊公司如果行權按400萬賣就虧100萬(400-300=100萬),戊公司也會賺100萬呀?
再仔細品你這個,行權場景:到年底如果債券市場價跌到250萬,戊公司可以強行按400萬賣給甲公司(大賺150萬)。但題目預計市場價即使是300萬,戊公司如果行權按400萬賣也會賺100萬(400-300=100萬),賺了吧是?
只在在400萬以下,對于戊公司都是賺
?您好,看漲期權是戊公司花錢買的賣權(不是買權),意思是戊公司有權按400萬把債券賣回給甲公司。當市場價300萬時,戊公司如果行權:要先把市價300萬的債券用400萬賣給甲公司,看似賺100萬,但別忘了戊公司買這個權利已經花了10萬,實際只賺90萬(100-10)。而如果不行權,直接市場價賣出只能得300萬,但之前買債券花了330萬(買價)%2B10萬(期權費)=340萬,凈虧40萬。所以行權確實能少虧,但題目預計的是不會行權,因為甲公司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補償(比如私下協(xié)議),所以會計上認為符合終止確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