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好,稅務稽查, 也都是因為發(fā)現申報的各種報表有問題,或者通過公司之間易的發(fā)票有異常而引起的, 所以,外賬也是非常有可能被稽查的。 最好和 對方的老板,坐下來談談成本方面的問題,比方說,如果你做賬,需要對方提供什么,讓對方每月配合,提供給你,
在做2024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全年取得發(fā)票金額是1025萬,存貨增加額是303萬,成本費用的金額是921萬,計稅金額是1025萬減去303萬等于722萬 此金額722萬與成本費用921萬存在199萬差異,系統(tǒng)因此判定為存在白條入賬,那199萬中包括歸集到成本中的制造費用的工資,租金,折舊不呢
關于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3號文中講到的轉讓不動產和無形資產的解釋 小規(guī)模升為一般納稅人
裝箱單哪里干嘛的,是出口必備單據嗎
不入庫的商品直接銷售怎么做賬?可以直接轉主營業(yè)務成本嗎?
當月購買醫(yī)療保險費用能退嗎
你好老師個體戶經營超市購買的監(jiān)控錄像機和硬盤24000元會計分錄怎么做 記固定資產折舊幾年
醫(yī)療保險需要買多少年
上個季度的免稅這個數據不小心改為0了,對公司有影響嗎
老師,小規(guī)模納稅人開專票了,這個怎么做賬,用計提嗎?分錄怎么寫啊
個人經營所得稅如何做賬
好的,老師,再問您一個問題,稅負率倒算成本,這個成本是什么成本,工業(yè)里有生產成本,有采購成本,有主營業(yè)務成本…,有點懵了
這是站在兩個方面去考慮的, 比方說, 首先,考慮增值稅稅負率時, 計算的就是采購成本, 因為銷項定了,稅負率也定了,就能確定要計入多少進項成本,? 或者讓對方給你們開多少發(fā)票過來。 其次, 考慮所得稅稅負率時,計算得是就 銷售成本。 通常情況下,一般小一點的公司會讓這么做。而且讓計算的也是采購成本。 因為公司經營過程中最先交得就是增值稅
老師,如果是銷售成本的話,那就是主營業(yè)務成本對吧,如果是采購成本就只是購買材料或者服務的成本對吧,如果是采購成本,就是先轉入庫存商品,然后還需要將人工和制造費用也轉入庫存商品,再看銷售的庫存商品量核算主營業(yè)務成本,這個邏輯對嗎?
對的,銷售成本就是主營業(yè)務成本, 采購成本就是 買材料或者服務的成本。 你寫的 邏輯也是正確的,
原來在外賬公司待過一個月,遇到這個知識點就不會了,也沒有人可以問,后來家里有事就沒從事會計,明年還是會去外賬公司,所以想提前把這個問題搞懂。就是麻煩老師幫我講解了。我記得外賬公司的老會計做賬時,也沒有分在產品與產成品,最后庫存商品也是按全部銷售了,人工和制造費,好像是入生產成本,直接轉入主營業(yè)務成本了。這個稅負率倒算成本,他們也是核算的采購成本對吧
就是不知道,外賬企業(yè)關于稅負率倒算成本這塊,他們咋做賬的,這個成本是算的采購成本還是主營業(yè)務成本
按照你上面的說的情況,我的理解,他們不是按照稅負率 計算成本的, 而是按照 固定毛利率,倒算的 銷售成本。 他們沒有考慮企業(yè)是否存在 在產品,就當作是當月全部的領料全部生產出來 產成品, 然后,按照固定毛利率? 把銷售成本給倒算出來了。
用這種方法計算成本,最主要就是無法獲取企業(yè)的實際成本數據,采取的最簡易的一種計算方法, 僅僅為了做賬是可以這么使用的, 但是,對于企業(yè)的經營決策是沒參考意義的,
是的,老師,那就應該不是按稅負率倒算的,那他們這種計算方法,是您說的所得稅稅負率倒算的嗎?從主營業(yè)務成本再減去人工和制造費,再倒推材料的采購成本,然后用這個進賬和稅負率,倒推企業(yè)需要多少銷項票吧,那時候銷項進項都是外賬會計自己開,我剛那么推理對嗎?
你的推理是大部分是對的,但是,銷項與進項 必然有一個是先定下來的,否則,下述第1步就無法進行。 第1步, 按照開票額? 加? ?固定毛利率,倒算 銷售成本 第2步,用銷售成本,倒算生產成本 第3步,用生產成本,倒算需要領用多少原材料。 第4步,按照對外銷售的開票額? ?和? 增值稅稅負率 來計算 進項稅,從而確定進項發(fā)票,
老師,這個原材料*13%不就是進項么,和按稅負率計算的進項有沒有出入呢
有出入的, 因為? 料工費 里的 費,也是有進項稅發(fā)生的,且不確定 稅率是多少。 最重要的一點,生產成本里的 原材料 是領用的部分, 而計算進項稅發(fā)票時的原材料,是采購環(huán)節(jié),也就是入庫環(huán)節(jié)的稅。 入庫的原材料,不一定要全部領到生產線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