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會計處理
1、“固定資產”賬戶“固定資產”賬戶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原價。借方:登記企業(yè)增加的固定資產原價貸方:登記企業(yè)減少的固定資產原價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yè)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2、“累計折舊”賬戶(特殊資產賬戶)“累計折舊”賬戶屬于“固定資產”賬戶的備抵賬戶,核算企業(yè)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貸方:登記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增加額)借方:登記減少的固定資產轉出的累計已提折舊(減少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yè)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累計數
3、企業(yè)購入的不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購置的固定資產不需要安裝,可直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4、自建的固定資產(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和自建的固定資產的處理是類似的),成本=工程用物資成本+人工成本+相關稅費。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些
企業(yè)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來表示,將逐期年數相加作為遞減分數的分母,將逐期年數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的分子。
【舉例】比如5年,折舊率分別為5/(1+2+3+4+5),4/(1+2+3+4+5),3/(1+2+3+4+5),2/(1+2+3+4+5),1/(1+2+3+4+5)。
固定資產折舊會計處理。可折舊固定資產并不是所有固定資產都計提折舊,可折舊固定資產應具備條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可以合理估計,也就是說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被逐漸損耗直到沒有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