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部研發(fā)三新:當內部研發(fā)支出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時,通常這種差異是由于研發(fā)支出資本化后在財務報表中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異產生的。如果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那么就不需要在會計記錄中體現(xiàn)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這通常是因為管理層認為未來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來抵扣這些差異。 2.商譽:商譽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通常是由于其賬面價值高于計稅基礎(如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而產生的。如果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那么就不需要在會計記錄中體現(xiàn)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商譽的減值風險較高,或者企業(yè)認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應納稅所得額不足以支持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確認。 3.長期股權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能源于多種情況,如被投資企業(yè)盈利導致投資企業(yè)享有的權益增加,但稅法上尚未確認等。與商譽類似,如果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那么也不需要在會計記錄中體現(xiàn)該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這通?;诠芾韺訉ξ磥響{稅所得額的判斷或長期股權投資本身的特性。 4.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這些交易或事項,如收到股東投資形成的資本公積、會計政策變更等,通常直接影響所有者權益,而不影響企業(yè)的損益。雖然這些交易或事項不影響當期所得稅費用,但它們可能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例如,如果由于會計政策變更導致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發(fā)生變化,進而產生暫時性差異,那么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根據(jù)您提供的信息,這些交易或事項不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的確認。
老師,第七小問這里由于可辨認凈資產會形成一個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對應商譽,但是商譽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那題目第五小問為什么要做分錄,借商譽5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50啊?
由于會計準備和稅法規(guī)定的不同,形成了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暫時性差異又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暫時性差異金額由于稅率的影響確認了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然后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影響了所得稅費用或者所有者權益。這樣理解對嗎
遞延所得稅,無形資產。該有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或者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但是他沒有影響損益。就是不影響所得稅費用,是不是?就是算到遞延所得稅資產是多少?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多少?直接就沒了,是不是?那就是他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個分錄怎么做?
為什么無形資產費用化部分對利潤的影響產生暫時性差異,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下列關于所得稅費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商譽的初始確認,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B.投資企業(yè)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C.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D.無論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期間如何,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要求折現(xiàn) 答案:老師這題是選B?
老師,折扣和售后折讓是分別在哪種情形下才會涉及?兩者的區(qū)別是什么?
企業(yè)所得稅申報表中研究開發(fā)費用按100%加計扣除的金額怎么做分錄
老師,外賬上的往來款,收到是用其他應付款,付出去是用其他應收款,還是說統(tǒng)一用一個科目“其他應付款”來做賬呢?
老師好,請問收到高新獎勵,怎么處理?謝謝
老師 我想問下就是個人轉進來公戶 然后從公戶轉給另一個人付款 然后沒有發(fā)票 像這種的要把錢轉進來到公戶嗎 還是私下給好些啊
開發(fā)支出與研發(fā)支出有什么區(qū)別?所得稅報表研發(fā)加計扣除是研發(fā)支出-研發(fā)廢料的數(shù)據(jù)嗎?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包括哪些
老師,請問服務型企業(yè),除了人員工資沒有其他成本,目前是費用很高 (16萬,都是人員工資和社保),收入很少(剛開業(yè)半年),營業(yè)收入1萬,調整部分人員工資到主營業(yè)務成本,這個金額大概在多少合適,有沒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比例?
假設我們買100塊的東西,稅點百分之10就是100*1.1=110。對方只開具了100的發(fā)票,損失多少?稅率在多少點
處置固定資產計入資產處置損益,報廢固定資產計入營業(yè)外收入,前者也是利得嗎
老師,借其他綜合收益,貸遞延所得稅負債。求遞延所得稅的時候也不需要加么
同學你好 這個不影響
可是老師,我早上問了一位老師,他說需要考慮
如果由于會計政策變更導致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發(fā)生變化,進而產生暫時性差異,那么這些差異可能會影響遞延所得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