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主要看合同如何約定。
請問建筑業(yè)老師,我們是綠化工程公司以前投標借用大公司資質,大公司中標,現(xiàn)在甲方撥款,大公司給甲方開發(fā)票,我們要給大公司提供成本發(fā)票他們要求按照工程上工料機匯總表提供,有材料人工機械安全文明施工費等,但是工料機匯總表單價有含稅和不含稅的,這個成本發(fā)票是按照含稅單價來還是不含稅單價?其中苗木是免稅發(fā)票
老師,你好!咨詢個事情!我們公司是建筑公司,我們有個項目給別人做,現(xiàn)在對方讓我們開13萬的專票!我們是9個點的專票,我們公司稅負率是3個點,那我是不是得讓對方提供7155.96的進項材料發(fā)票來抵扣才對方我們工程3個點的稅負率!如果對方提供的專票沒有達到7155.96,那應該怎么算呢?還有對方提供的必須是專票吧,普票可以嗎?
老師,我們購買一批材料,原來合同是不含稅價15萬,我們付了15萬過去,對方開13%發(fā)票15萬元給我們,叫我們現(xiàn)金付6%的稅款9000元到供應商私人賬戶,現(xiàn)在我們不想通過現(xiàn)金付,想對方把稅金部分也開票給我們,供應商開9000的票又產(chǎn)生稅中稅號請問怎么換算,稅中稅也由我們承擔,那我們公司要補付多少錢給供應商
我公司是一般納稅人,主營建筑材料銷售及施工安裝?,F(xiàn)甲方要求我們簽訂材料采購合同,我們購進的鋁型材原材料,加工后按銷售開具材料專票給甲方,請問老師,因為購進的是鋁型材,經(jīng)加工后成品銷售這樣的發(fā)票名稱怎么開具?是按重量還是平方計價?還有,如果是委托個人加工,我們收到是普票不能抵扣,這塊要怎么處理?
請問一下,我們是做建筑的,有一個木工班組,這個木工班組在實際內部結算是按包工包料來結算的,在外賬中是材料 和人工分開的,實際內部結算是不含稅價來結算,比如不含稅100萬,外賬中材料是開木方的發(fā)票(13%專用發(fā)票),比如人工20萬,材料 80萬,人工是申報個稅來做成本,那這樣我同對方結算我是不是還是按100萬支付給他,材料80萬,20萬人工,材料最后我要支付給7%的稅點給他,因為我抵扣了13%,材料這塊是不是按發(fā)票金額來算他的結算價
老師,你好!想請教一個問題,就是我們2024年向集團公司借款5000萬,借款利率假設是5%,那么我們現(xiàn)在在做匯算清繳扣除類項目的利息支出調整的時候,我們用金融企業(yè)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參考利率是看銀行的LPR嗎,但是銀行2024年中每個月的LPR都會調整,那么我們在確定這個金融企業(yè)同期同類貸款利率應該怎么確定的?謝謝!
管理賬沒有實際業(yè)務只過賬開票,收的款怎樣做賬?借銀行貸其他應付款,然后找票進來付錢,借,其他應付款,貸銀行存款這樣做賬對嗎?
我小規(guī)模納稅人,4月份開了三千塊錢發(fā)票,企業(yè)問能不能開點成本票來抵扣,你覺得要不要開了?
如果實際客戶一次付款,分批出貨,每批商品獨立,那開票是一次性按付款開,還是按出貨開?
老師,請問一下,私戶轉私戶這種怎么上稅,金額12個億,12個億是稅后,稅前應該是好多?
老師計提社保費也是應付工資嗎
股東會決議中主持人和參加人能是同一個人嗎?而且只有這一個人
之前會計預收賬款沒有確認收入,后期確認收入時要怎么處理?是分幾次確認?還是可以一次性都確認收入
圖片上的福費廷買斷會計分錄夜魔俠寫
我是小規(guī)模,對方是一般人,是服務業(yè)務,如果我們給他開了3%專票,他會讓我們再給他補3%的稅錢嗎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按照定額來,是要價稅分離后的單價來乘建筑服務稅率9%,但是我們主材報審的時候又以材料的含稅運價來審價,現(xiàn)在的問題是中間差4%的差額!
你好,合同約定是9%,你們發(fā)票也是9%還是13%、“”?“”
我們開出去的發(fā)票是按照建筑服務9%的稅率開具的,我們采購材料進來是13%的稅率,在主材報審審計的時候是按照含稅價13%到工地來審的!現(xiàn)在結算就是要換算成不含稅價,最后乘9%的稅率來給我們審結算!這種是否合理?
現(xiàn)在的問題就是因為19定額,一般計稅的的單價是不含增值稅的進項稅抵扣的稅金,只用不含稅價來乘9%的稅金!
不合理哈。你們合同約定的是9%那么審定也應該按照9%來
審定按照9%來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甲方審計給我結算審價就是按照材料不含稅(含稅價/(1+13%)*9%來給我們審價,那另外的4%就不給我們!這樣是不是不合理!他們的理由就是我們取得的材料發(fā)票進項稅率是13%,而我們開出去的發(fā)票是9%,我們多掙了這4%,但是這是因為營改增,國家稅務總局規(guī)定的行業(yè)增值稅稅率,這樣平白無故砍4%不行吧!
按照營改增規(guī)定的稅率,我取得采購材料的發(fā)票進項稅率13%這是我應該取得的,我也只能開給甲方的建筑服務9%的稅率發(fā)票,那現(xiàn)在甲方就以我取得13%的進項開出9%的銷項開砍我們4%,這是什么邏輯?應該是不對??!
不合理哈。這個無關政策,是雙方博弈談判的結果,結算審計應該按照含稅價/(1+9%)
這個是甲方成本審核的價格,含稅運到工地,現(xiàn)在就是造把我采購材料13%價稅分離為不含稅價,再用不含稅價*(1+9%)來給我們結算!我這中間就白損失4%的稅額!
這么說。你其實沒虧4%。你按照13%抵扣,交稅按9%。你們在談,談不攏在考慮通過法律的訴訟的形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