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yè)外收入,在編制抵消分錄確認。 非同一控制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個別報表采用成本法核算,不調整初始投資成本,所以個別報表不用將初始投資成本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進行比較,合并報表比較,合并報表用合并成本比較,合并成本大,差額計入商譽,合并成本小于份額,差額計入營業(yè)外收入,但是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金額。 借:股本 資本公積 其他綜合收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 商譽(借方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 少數股東權益 盈余公積 未分配利潤(貸方差額,購買日母公司不編制合并利潤表,所以不能使用利潤表中的“營業(yè)外收入”項目,用留存收益“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代替“營業(yè)外收入”)
小梁老師,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核算里的非同控企業(yè)合并和權益法核算, 是不是都有一個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和占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去比較, 對價大于份額,是商譽;對價小于份額,是營業(yè)外收入。 然后非同控企業(yè)合并的成本法核算長投,初始投資成本,就是按付出公允價值確認,差額不管是商譽還是營業(yè)外收入,都不需要做處理,合并報表才有這個差額的體現。 權益法核算長投,確認初始投資成本的時候,比較之后,對價小于份額,要調整投資成本,增加營業(yè)外收入。 是這樣區(qū)分的嗎?
老師,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成本法轉權益法為什么只有3補1調,還有那個計入營業(yè)外收入的不用調嗎?成本法下買賺了,調整損益不調增長投,但權益法下買賺了要調整營業(yè)外收入并調增長投??!這個差異不用調嗎
企業(yè)根據長期股權投資準則將長期股權投資自成本法轉按權益法核算的,應按轉換時該項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作為權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原取得投資時因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一方面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另一方面應同時調整留存收益或者營業(yè)外收入。老師好,最后一句話說調留存收益對嗎 感覺不對
1.多次交易分步實現非同控企業(yè)合并個別報表原投資為長投和金融資產,初始投資成本小于被合并方凈資產份額時,合并要調營業(yè)收入這一步嗎?合并報表時要先調初始成本然后再調公允 評估增值 未實現交易和長投是嗎?個別報表初始計量不調營業(yè)外收入是嗎? 2.重大影響的長投個別報表在初始計量時就要調營業(yè)外收入? 3.為什么長投轉換除了金融資產轉權益法有調整營業(yè)外收入這一步 其他5種沒有? 4.長投和合并報表哪些情況下初始成本小于凈資產份額時要考慮調初始成本這一步? 5.存在調初始成本的哪些是要大于被投資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份額哪些是大于賬面份額哪些是大于得到物的公允
老師請教下合并報表的請款下有個權益法的內部交易: 這個就是合表抵消么? 合表抵銷:借:營業(yè)收入 順流 貸:營業(yè)成本 投資收益 合表抵銷:借:長期股權投資 逆流 貸:存貨 只要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年年調整 然后,個表就是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其他同控非同控合表又是 借:營業(yè)收入 貸:營業(yè)成本 借:營業(yè)成本 貸:存貨 個表沒有處理的 是這樣么
那利潤里表的利潤會減少。那資產負債表里資產沒有變動,那未分配利潤怎么減少
企業(yè)工商年報,出資狀況,如果前一年已經實繳完畢,還需要填寫嗎
老師。問個問題。甲公司去P銀行簽發(fā)一張支票。購買乙公司材料。乙公司收到后又背書給丙公司。不屬于支票基本當事人的是 A背書人丙公司 B出票人甲公司 C付款人P銀行 D收款人乙公司
公司只有法人一人,企業(yè)年報從業(yè)人數填幾人?
如果是小企業(yè)準則,就是營業(yè)外支出,資產和負債里直接結轉了,企業(yè)準則呢,信用減值和壞賬都在資產里,等于資產合計沒動,利潤表也沒有減少
老師,我們是一般納稅人,是開的食堂,我們的供應商開的這張普票,為什么有免稅的呢
簽發(fā)現金支票,是不是蓋“銀行付訖”的章還是“現金付訖”?
計提了壞賬準備,資產合計會不會減少。在利潤表里資產損失會在哪個科目里顯示
老師,晚上好,能幫忙在庫存表的入庫數據,出庫數據,和庫存數據,加個公式嗎?
老師,麻煩問下上游公司申請發(fā)票額度還需要下游公司確認合同嗎?
這個營業(yè)外收入的問題怎么不和3補1調一起進行調整好再抵消,怎么特殊一些呢
因為這里的合并成本是確定的金額,不能調整合并成本的金額,所以抵消時調整,不是說就要和三補一調 一起。是單獨處理的。借方差額是商譽,貸方是營業(yè)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