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貨 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460-420)*25%=10 固定資產(chǎn) 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250-1030)*25%=55 預計負債 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125*25%=31.25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合計=10+31.25=41.25 遞延所得稅負債=55 累計影響數(shù)41.25-55=-13.75 (2)編制2010年相關的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41.25 盈余公積 1.375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2.3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55
1.甲公司從 2×19年1月1日起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從2×19年1月1日起,所得稅的核算方法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將變更為25%。2×18年末,資產(chǎn)負債表中存貨賬面價值為420萬元,計稅基礎為460萬元;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1 250萬元,計稅基礎為1 030萬元;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25萬元,計稅基礎為0。假定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1)計算該公司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 (2)編制 2×19年相關的賬務處理。
No Date 1、甲公司從2010年1月1日起執(zhí)行《企業(yè)計準則》,從2010年1月1日起,所得稅的核算方法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將變更為25%。2009年末,資產(chǎn)負債表中存貨賬面價值為420萬元,計稅基礎為460萬元;固定淡產(chǎn)賬面價值為1250萬元)計稅基礎為1030萬元;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25萬元,計稅基礎為0。假定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需尿公積。(1)計算該公司層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編制2010年相關的賬務處理。
4甲公可2019年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借方余額為75萬元(均為固定資產(chǎn)后續(xù)計量對所得稅的影響),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2020年起滿足高新技術企業(yè)條件,適用的所得稅稅率改為15%;甲公司預計會持續(xù)盈利,并且能夠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2020年末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4800萬元,計稅基礎5600萬元:2020年確認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務的預計負債160萬元,年末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60萬元,計稅基礎為零。
1.甲公司于2018年1月1日開始計提折1舊的某項固定資產(chǎn),原價為了000000元,使用年限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1日,預計凈殘值為0。稅法規(guī)定類似固定資產(chǎn)可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該企業(yè)在計稅時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1日,預計凈殘值為0。2019年12月31日,企業(yè)估計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可收回金額為2300000元。假定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遞延所得稅負債”賬戶2018年年初余額為0。要求:(1)計算甲公司2018年末該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2)計算甲公司2019年末該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3)計算甲公司2018年、2019年末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課后作業(yè):資料:甲公司從2×19年1月1日起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從2×19年1月1日起,所得稅的核算方法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將變更為25%。2×18年末,資產(chǎn)負債表中存貨賬面價值為420萬元,計稅基礎為460萬元;固定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1250萬元,計稅基礎為1030萬元;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25萬元,計稅基礎為0。假定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要求:(1)計算該公司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shù),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2)編制2×19年相關的賬務處理。
老師,補交以前年度投資款印花稅是更正補交年度第四季度的報表嗎?還是更正收到投資款那個季度的報表?
老師,交的增值稅也在利潤表里面減去嗎?
老師 印花稅怎么算的?
老師 請問下 公司因為停電造成的損失(包括原材料等損耗)計入什么科目
包裝費不應計入計稅依據(jù)嗎
老師,固定資產(chǎn)原價是不是填附上固定資產(chǎn)的余額,紅色框起的數(shù)據(jù)?
老師,我司是貿(mào)易公司,主要做銅板、銅桿的貿(mào)易。現(xiàn)在電子稅務局系統(tǒng)里,銅桿的進項票,只有800多噸了,但是本月要開3000噸的銅桿發(fā)票。請問會不會有稅務風險提示?這樣開可以嗎?
你好,老師請教一個問題:企業(yè)領導拿應收和應付去對比,之間的差額認為是毛利,這樣可以嗎?
剛成立了獨立核算的分公司,總公司在所屬期內(nèi)要申請企業(yè)所得稅匯總嗎?還是次年申請匯總??
老師,我開票系統(tǒng)提示名稱錯了,這個要怎么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