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問題老師解答(計算)中,請耐心等待
2019年,某高校教授趙某取得的收入如下: (1)1月,從學校取得基本工資4000元,教授津貼5000元,因公出差取得差旅費津貼500元,提取并繳付“五險一金”1819元; (2)4月,因出版一部學術著作獲得預付稿酬20000元,6月正式出版后又獲得稿酬30000元; (3)7月2日應邀到另一高校做一場學術報告,取得收入2000元。7月3日因擔任另一高校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取得答辯費4500元; (4)8月,取得國債利息收入1520元以及某上市公司發(fā)行的企業(yè)債利息收入1200元。 根據(jù)上述資料,試計算: (1)1月,趙某從學校取得的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2)趙某出版學術著作獲得稿酬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3)趙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4)8月,趙某取得的利息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2021年,某高校教師李某取得的收入如下:1.1月,從學校取得基本工資4000元,教授津貼5000元,因公出差取得差旅費津貼500元,可扣除的“三險一金”1819元。2.4月一篇文章在雜志上連載,每周稿酬800元,共3200元;6月出版著作獲得稿酬30000元。3.7月2日應邀到另一高校做一場學術報告,取得收入2000元。7月3日因擔任另高校博土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取得答辯費4500元。4.8月,取得國債利息收入3000元以及某上市公司發(fā)行的企業(yè)債利息收入5000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1.1月,李某從學校取得的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李某獲得的稿酬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3.李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4.8月,李某取得的利息收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2021年,某高校教師李某取得的收入如下:1.1月,從學校取得基本工資4000元,教授津貼5000元,因公出差取得差旅費津貼500元,可扣除的“三險-一金”1819元。2.4月一篇文章在雜志上連載,每周稿酬800元,共3200元;6月出版著作獲得稿酬30000元。3.7月2日應邀到另--高校做一場學術報告,取得收入2000元。7月3日因擔任另高校博土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取得答辯費4500元。4.8月,取得國債利息收入3000元以及某上市公司發(fā)行的企業(yè)債利息收入5000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1.1月,李某從學校取得的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李某獲得的稿酬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3.李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4.8月,李某取得的利息收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2021年,某高校教師李某取得的收入如下:1.1月,從學校取得基本工資4000元,教授津貼5000元,因公出差取得差旅費津貼500元,可扣除的“三險-一金”1819元。2.4月一篇文章在雜志上連載,每周稿酬800元,共3200元;6月出版著作獲得稿酬30000元。3.7月2日應邀到另--高校做一場學術報告,取得收入2000元。7月3日因擔任另高校博土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取得答辯費4500元。4.8月,取得國債利息收入3000元以及某上市公司發(fā)行的企業(yè)債利息收入5000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計算1.1月,李某從學校取得的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李某獲得的稿酬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3.李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4.8月,李某取得的利息收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某高校趙教授2019年1月取得工資薪金12000元,同月10日因參加另一高校的博士論文答辯取得答辯費5 000元,同日晚上為該校作一場學術報告取得收入3000元。按照我國現(xiàn)行個人所得稅法,趙教授應該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給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開增值稅發(fā)票是不是只能開普通發(fā)票,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數(shù)電發(fā)票,開不了數(shù)電專用發(fā)票吧
老師您好,我現(xiàn)在更正申報2024年的個稅,出現(xiàn)了這種提示,我應該怎么選擇合適呢,就是我之前按零已經(jīng)申報了,但是我把專項附加扣除我已經(jīng)也選上扣除了,現(xiàn)在不知道應該怎么選擇合適呢
您好老師,今年發(fā)現(xiàn)去年有一筆進項稅額轉出是管理費用 ,但是報表里沒有這筆,想今年做調(diào)整,請問怎么處理好?
老師,業(yè)務招待費不是按60%扣除嗎?我這個1660*0.6=996扣除這些嗎?可是系統(tǒng)怎么帶出來這個數(shù)呢如果按千分之五扣,也不是這個數(shù)啊
老師一客戶用房子抵我們公司賬款,我們給他們開13點專票,他們把房子抵給我們,房子是他們自己建的,可以讓他們給我們開13點專票嗎?
您好老師,養(yǎng)老保險調(diào)低基數(shù)了,社保局退了個人繳納的養(yǎng)老保險,退公司賬戶了,這部分在職人員的退回個人了,不在職的不退了,我賬務怎么做呢。還有一部分在職的給做到工資里去了,給付掉這塊怎么做賬呢,
老師,老板名下一個公司B收到A公司銀行承兌匯票200多萬,分解支付后剩余100萬。張100萬轉另一個也是老板的建筑公司(法人不是老板),現(xiàn)在又從建筑公司轉回A公司。等于兜兜轉轉一圈回到A公司了,這樣有問題嗎
企業(yè)是小微同時也是高新技術,申報企業(yè)所得稅的時候,選擇享受小微企業(yè)的優(yōu)惠政策,研發(fā)費用加計扣除還可以填報嗎?
選項AB內(nèi)容不完整,能算對嗎
為什么有的企業(yè),法人匯入,貸方用其他應付款,有的用其他應收款
你好,同學。 (1)1月,趙某從學校取得的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4000%2B5000%2B500-5000-1819)*3%=80.43 (2)趙某出版學術著作獲得稿酬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0000%2B30000)*(1-20%)*(1-30%)*20%=5600
(3)趙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000-800)*20%%2B4500*(1-20%)*20%=240%2B720=960 (4)8月,趙某取得的利息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1200*20%=240
(3)趙某的學術報告收入和答辯費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2000-800)*20%%2B4500*(1-20%)*20%=240%2B720=960 (4)8月,趙某取得的利息收入應預繳的個人所得稅=1200*2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