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一般納稅人購進3%銷售13%要加價多少才能保本?如購入3%含稅100元貨物,賣出稅率是13%,應該賣多少才保本,怎么計算?為什么?剛才回復我很不滿意,不是我想要的答案,等于沒有回復
一般納稅人購進3%銷售13%要加價多少才能保本,如購入不含稅2元貨物,稅率3%,賣出稅率是13%,加價多少才保本,計算過程是什么?
小微企業(yè),不是一般納稅人,買進一輛車含稅10萬,用了2年,賣掉。出售價是含稅3萬,需要交多少錢增值稅?
老師,比如購進一批電腦成本95000,賣價是10萬元,我們是小規(guī)模納稅人,增值稅是10/(1+1%)*1%990元,附加稅:990*(5%+2%+3%)=99元,還有10萬*0.03%=30元,企業(yè)所得稅是綜合這種怎么算還是按25%算?10-95000=5000*25%?老師怎么算才能算出來不虧的情況下賣多少錢?
老師,我司買一個商品再銷售出去,購入含稅單價是110元,賣多少才不會虧?我司是一般納稅人,非小微企業(yè)。求計算方法。
出口貿(mào)易公司,報關單的價格和賣出貨物的合同價不一致?行嗎?報關單價格更低?這種情況要怎么處理?銷售開票按合同價開吧?
政策上面不是規(guī)定嗎?文化事業(yè)建設事業(yè)含稅銷售額乘以3%,月銷不超2萬,季不超6萬是免稅,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的12月31日是減按50%的,為什么這道題里面一個是減 50%一個是不減呢?
應收賬款幾年收不回來可以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計算下采購含稅單價23.5,一般納稅人,高新企業(yè),未稅直接出售,要賣多少錢才不虧錢
老師好,我們是一家電影院,兩個股東出資建成,現(xiàn)在有一個股東要退股,前期沒有股東協(xié)議,現(xiàn)在退股的話,除了核定資產(chǎn),怎么判定股份增值沒?
本期是50,上期是-100,上期若是負數(shù),用絕對值,增長率 = (今年數(shù)值 - 去年數(shù)值) / |去年數(shù)值| × 100% ,則結果為 (50-(-100))/ 100*100%=150% 覺得這個對的,不可能今年正數(shù)了,結果還下降了,但是別人算的結果是-150% ,所以不理解了
請問真實的做賬軟件和學堂練習用的賬套,有不同之處嗎
計算下采購含稅單價23.5,一般納稅人,高新企業(yè),未稅直接出售,要賣多少錢才不虧錢
老師您好,事業(yè)單位的會計風險高嗎
個體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稅是按照多少費率繳納?
怎么又是你啊,剛才答的都不對,都是百度的吧
對不起,我忽略了一點,忽略一般納稅人 “增值稅進銷抵扣” 規(guī)則,多算了不該承擔的成本,具體重點如下:一是錯將采購進項稅 2.7 元的 12%(0.32 元)算成采購附加稅成本,實際進項稅是待抵扣稅款,不產(chǎn)生附加稅;二是錯把銷售時的全額銷項稅(0.13X)當作需覆蓋的成本,實際可通過 2.7 元進項稅抵扣,僅需承擔 “銷項稅 - 進項稅” 的差額;三是銷售端附加稅計算基數(shù)錯誤,應按 “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差額” 算,而非全額銷項稅的 12%(0.0156X),導致附加稅多算;此外印花稅雖需考慮,但金額極小(如 X=20.8 元時僅約 0.006 元),對保本價影響可忽略,綜上錯誤計算虛增了成本,使得保本價(24.74 元)遠高于真實保本價(未稅售價≥20.8 元即可,此時增值稅及附加稅抵扣后為 0,僅需覆蓋未稅采購成本) 正確是 作為一般納稅人(高新企業(yè)),采購含稅單價23.5元的材料,因可抵扣進項稅,先算未稅采購成本,材料默認13%增值稅率,未稅采購成本=23.5÷1.13≈20.80元;未稅直接出售時,銷項稅=未稅售價×13%,但進項稅(23.5-20.80=2.70元)可抵扣銷項稅,附加稅按實際繳納的增值稅計算(若進銷稅抵扣后無需繳增值稅,附加稅也為0),印花稅按未稅售價×0.03%計算(金額極小可忽略),所以不虧錢的核心是未稅售價覆蓋未稅采購成本,即未稅售價≥20.80元就不虧錢(若有運費、人工等額外成本,需在20.80元基礎上疊加)。
不是百度復制的吧,
我在發(fā)一個,你不要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