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chǎn)價值計算: A 公司持有的外部股權:按公允價值(市場法、收益法等)評估。 母公司持有的 A 公司股權:按 A 公司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或整體股權評估值 × 母公司持股比例確定。 重復計算問題: 一般不涉及,因兩項股權分屬不同主體資產(chǎn),評估對象獨立,按公允價值且口徑一致即可避免重復。
注會(會計):為啥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處置價款大于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chǎn)份額的差額計入了資本公積,不計入投資收益?
母公司在不喪失控制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處置價款大于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購買日開始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chǎn)份額的差額,,,怎么做會計分錄
處置部分對子公司投資,喪失控制權仍具有重大影響。 合并報表當期的處置投資收益=(處置股權取得的對價+剩余股權公允價值)-原子公司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原持股比例-商譽+其他綜合收益(允許轉損益的)*原持股比例+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原持股比例 老師,以上公式中“原子公司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這個數(shù)據(jù)如何計算的呢?包含自購買日起持有計算期間的其他綜合收益、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嗎?
中級會計實務,甲公司以其持有丙公司25%的股權換取其持有丁公司80%的股權,丙對換入的丁公司股權采用成本法核算。 問題1:甲和誰交換,甲換出什么,換入什么 問題2:甲是否采用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易準則進行會計處理
一、目的:練習公允價值計量轉為權益法的核算。 二、資料:20×6年9月1日,甲公司以850萬元的價款取得乙公司5%有表決權的股份,甲公司將其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20×7年12月31日,該項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20×8年3月1日,甲公司再次以4 200萬元的價款取得乙公司20%有表決權的股份。至此,甲公司已累計持有乙公司25%有表決權的股份,能夠對乙公司施加重大影響,因此將原作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持有的乙公司 5%的股權投資重新分類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權益法核算。重分類日,甲公司原持有乙公司5%股權投資的公允價值為1050萬元,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20000萬元。 三、要求:編制甲公司股權投資由公允價值計量轉為權益法核算的會計分錄。
老師,請問,2024年營業(yè)執(zhí)照忘記公示(年報),現(xiàn)在還可以補報嗎?
租賃的廠房車間裝修,會計分錄怎么做
老師小公司,收到銷售清單2000我做賬借主營業(yè)務成本2000貸庫存現(xiàn)金2000過了10天他又開了退貨單100這個我要怎么做賬
怎么沖銷以前年度做的未開票收入,分錄怎么做?
請問購買購買藿香藿香正氣水發(fā)放給職工是進入福利費還是勞動保護費,要繳納個稅嗎
個稅中入職日期申報晚于合同日期一年這樣。因為下個月才發(fā)工資我如果按合同日期費用就多扣除一個月。我比合同日期晚一年這樣有什么稅務風險嗎
自然人客戶端,去門前更正申報工資以后,電腦不就看不到申報的工資明細了嗎?那有什么比較簡單的辦法可以看到
購買風油精和花露水發(fā)給職工屬于什么科目,福還是勞動保護費
老師您好,供應商提供的主材料,我們提供的其他配材,焊接成一個成品,這個發(fā)票怎么開具呢
老師,高新企業(yè)是不是要做研發(fā)費用輔助帳啥的
就是比如,a公司凈資產(chǎn)1億元,它的股東持股35%,這個股東的權益就是3500萬,a公司的參股公司(持股10%)凈資產(chǎn)是5000萬,那a公司在參股公司權益就是500萬。我想問一下這500萬里還用扣除股東方的權益嗎。還用不用減去(35%×10%×500)這個數(shù)呢
不需要扣除。 原因如下: A 公司在參股公司的權益 500 萬元,是 A 公司作為股東直接享有的份額(持股 10%× 參股公司凈資產(chǎn) 5000 萬),屬于 A 公司自身的資產(chǎn)(體現(xiàn)在 A 公司資產(chǎn)負債表的 “長期股權投資” 中)。 A 公司股東的 35% 權益,是針對 A 公司整體凈資產(chǎn)(含 A 公司持有的參股公司 500 萬權益)享有的份額。即 A 公司股東的權益 3500 萬元,已經(jīng)包含了 “A 公司對參股公司的 500 萬權益 ×35%” 這部分(相當于間接享有參股公司 3.5% 的權益)。 兩者分屬不同層級的權益(A 公司對參股公司的直接權益,與 A 公司股東對 A 公司的權益),前者是后者的組成部分,而非需要重復扣除的項目。因此,無需減去 “35%×10%×5000 萬”(即 35%×500 萬)。